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市场
  • 金融
  • 人力资源
  • 财务管理
  • 生产
  • 企业管理
  • 公共
  • 营销
  • 小小文档网 > 经营营销 > 市场 >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2册第5章第1节硫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2册第5章第1节硫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时间:2021-05-13 18:04:50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硫及其化合物 题组一 硫及其氧化物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硫易溶于CS2,实验室常用CS2清洗粘有硫单质的试管 B.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Cl、NH3、Cl2等气体 D.常温下将铜片插入浓硫酸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浓硫酸可使铜钝化 2.将无色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加热,溶液又变红色。X可能是(  ) A.O2     B.SO2     C.Cl2     D.CO2 3.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硫黄、火硝和木炭粉均匀混合而成,点燃后可能发生的反应:S+2KNO3+3C点燃,N2↑+3CO2↑+X(已配平),则物质X是(  ) A.K2S B.SO2 C.H2S D.SO 4.下列溶液中:①澄清的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不能用于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只有① B.①③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甲   乙 5.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将气体通过如图中的洗气瓶,则甲、乙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 A.甲为NaOH溶液,乙为浓硫酸 B.甲为浓硫酸,乙为NaOH溶液 C.甲为饱和NaHCO3溶液,乙为浓硫酸 D.甲为浓硫酸,乙为饱和Na2CO3溶液 6.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可利用Na2SO3粉末与70%硫酸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来快速制取SO2。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中的相关信息,甲装置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填字母)。

    (2)实验过程中,丙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精要] 一、硫及其氧化物 1.单质硫 (1)硫元素的存在 ①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磨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化学性质 S 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2.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毒性 无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 有毒 (2)化学性质 3.SO2与CO2的鉴别、净化及检验方法 (1)鉴别CO2和SO2 ①利用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来鉴别;

    ②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是否褪色来鉴别;

    ③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来鉴别。

    (2)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CO2、SO2的方法 验证SO2与CO2混合气体中各成分,需经过以下流程:
    其中,A瓶用来验证混合气体是否含有SO2,B瓶用来除去SO2气体,C瓶用来检验SO2是否除净,D装置用来检验CO2是否存在,能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SO2、CO2的现象是A瓶中溶液褪色,B瓶中溶液紫红色变浅,C瓶中溶液不变色,D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题组二 浓硫酸的特性及应用 7.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能作干燥剂 B.在常温下都能用铁制容器贮存 C.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D.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8.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碳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9.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__,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向浓硫酸中直接加入铜片相比,该装置用可上下移动的铜丝,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干燥剂。

    2.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剩余黑色的炭。

    3.强氧化性 题组一 硫及其氧化物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硫易溶于CS2,实验室常用CS2清洗粘有硫单质的试管 B.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Cl、NH3、Cl2等气体 D.常温下将铜片插入浓硫酸时无明显现象,说明浓硫酸可使铜钝化 A 二氧化硫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其还原性;
    浓硫酸不能干燥NH3和还原性气体HI等;
    常温下,浓硫酸遇铁、铝钝化。

    2.将无色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加热,溶液又变红色。X可能是(  ) A.O2     B.SO2     C.Cl2     D.CO2 B SO2漂白的物质加热后可以复原。

    3.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由硫黄、火硝和木炭粉均匀混合而成,点燃后可能发生的反应:S+2KNO3+3C点燃,N2↑+3CO2↑+X(已配平),则物质X是(  ) A.K2S B.SO2 C.H2S D.SO A 根据原子守恒得X应为K2S。

    4.下列溶液中:①澄清的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不能用于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只有① B.①③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A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或SO2气体至过量的过程,都会出现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现象,故无法区分。

    甲   乙 5.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将气体通过如图中的洗气瓶,则甲、乙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 A.甲为NaOH溶液,乙为浓硫酸 B.甲为浓硫酸,乙为NaOH溶液 C.甲为饱和NaHCO3溶液,乙为浓硫酸 D.甲为浓硫酸,乙为饱和Na2CO3溶液 C 除去CO2中的SO2,应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即可。

    6.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可利用Na2SO3粉末与70%硫酸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来快速制取SO2。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中的相关信息,甲装置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填字母)。

    (2)实验过程中,丙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__性,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还原 乙装置中的品红溶液褪色 (3)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2NaOH+SO2===Na2SO3+H2O [核心精要] 一、硫及其氧化物 1.单质硫 (1)硫元素的存在 ①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2)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磨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化学性质 S 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2.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毒性 无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 有毒 (2)化学性质 3.SO2与CO2的鉴别、净化及检验方法 (1)鉴别CO2和SO2 ①利用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来鉴别;

    ②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是否褪色来鉴别;

    ③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来鉴别。

    (2)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CO2、SO2的方法 验证SO2与CO2混合气体中各成分,需经过以下流程:
    其中,A瓶用来验证混合气体是否含有SO2,B瓶用来除去SO2气体,C瓶用来检验SO2是否除净,D装置用来检验CO2是否存在,能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SO2、CO2的现象是A瓶中溶液褪色,B瓶中溶液紫红色变浅,C瓶中溶液不变色,D装置中溶液变浑浊。

    题组二 浓硫酸的特性及应用 7.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能作干燥剂 B.在常温下都能用铁制容器贮存 C.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D.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吸水性,故A错。浓硫酸可使Fe钝化,可用铁制容器贮运,而稀硫酸能与Fe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贮运,B错。浓硫酸可与Cu反应,而稀硫酸不能与Cu反应,C错。稀硫酸中H+有氧化性,浓硫酸中+6价的硫体现强氧化性,故D对。

    8.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碳生成(吸水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 B A项应为吸水性;
    C项为脱水性;
    D项为吸水性。

    9.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应加入的试剂为______,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向浓硫酸中直接加入铜片相比,该装置用可上下移动的铜丝,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品红溶液褪色 (3)NaOH溶液 防倒吸 (4)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干燥剂。

    2.脱水性:浓硫酸能把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剩余黑色的炭。

    3.强氧化性

    推荐访问: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