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积极分子
  • 转正思想
  • 党课
  • 大学生思想
  • 教师
  • 军训
  • 小小文档网 > 思想汇报 > 教师 > 地震防护知识,避震要点

    地震防护知识,避震要点

    时间:2021-05-17 12:27:24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地震相关知识大全 在不同环境中怎样避震? 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

        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
    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谣言如何甄别     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目前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要明确,在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

        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

        4、不要轻信谣言,盲目抢购。

    推荐访问: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