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求职
  • 邀请函
  • 自荐
  • 感谢
  • 介绍
  • 接收函
  • 道歉
  • 表扬
  • 慰问
  • 小小文档网 > 条据书信 > 自荐 > 2021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大作业期末试卷及答案4

    2021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大作业期末试卷及答案4

    时间:2021-06-09 21:05:37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2021春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大作业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3道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两个维护”: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 中国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2012年11月17日至11月23日,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

    二、简答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4.请简述“中国的教育必须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的重要依据。

    答: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框架内,政府的教育责任体现出一个特点,就是向促进教育公平倾斜。但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有意、无意地误读或曲解政府教育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体现在,简单比照经济领域体制改革的做法,借口所谓“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而推卸公共财政支持教育公平的义务,放弃对于公办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的法定责任。结果,在许多财政原本拮据的地区,由所谓公共教育转制后放大的教育资源,并未惠及中低收入阶层人群,这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新的建设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今后中国任何公共教育改革的实验,如果不能有效地增加处境不利地区群体的利益,也至少做到不应使他们原有的利益受损,一旦受损也有相应的修复补偿机制,政府必须为此负起足够的责任。

    今后,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与力度,也就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的政府责任合理定位问题。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领域选取不同的作为方式,一是“主动作为”,重点在于全力支付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国防建设和重大工程人才需求,保障弱势群体基本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以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
    二是“有所作为”,选择基础学科、边远艰苦行业、事关公共利益而市场又不好调节的部分教育领域,予以稳定的、有效的扶持;
    三是“委托作为”,选择政府该作为但力不从心的教育领域,或为了提高效率,明确委托授权给第三部门或民营机构来做;
    四是“不须作为”,引入社会参与和必要的竞争机制,政府仅制定规则和进行监管就可以了。而且,政府促进教育公平,也须包括规则和监管公平在内。

    5. 如何理解“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答:“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教师慰问信中对教师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新的精辟论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同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教师是兴教之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好学校、好教育的最重要标准,就是要有好教师。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教师有爱心、有学识、有高超的教育艺术,那么硬件设施即使有些简陋,家长、学生也会心向往之。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中国梦的奠基者。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为每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并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每一间平凡的教室,每一节朴实的课堂,都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类文明精神的接续、人生梦想的起航。正是有亿万个孩子梦想的放飞、绽放,中国梦才更加光彩夺目。如果说中国梦最坚实的土壤是在学校,那么教师就是最伟大的“造梦师”,他们用默默无闻、孜孜不倦的智慧劳动,让每一颗年轻的心灵都与中国梦激情相拥。

    教师是现代公民的培育者。教育的目的是“立人”,能不能培育出健康向上的未来合格公民,能不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取决于每位教师是否心中有“人”,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质量。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人们的开放、民主、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时代呼唤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责任担当、理性文明的新一代大国公民的诞生。教育时不我待,教师任重道远。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自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时代使命,坚守理想,为国育才,那么中国的未来就会更光明。

    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要在学业上释疑解惑、循循善诱,更要为学生人生指引方向;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更要关注并努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精神生命也健康发展。只有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纯洁精神的人,并乐于过问学生的精神生活,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内涵、更有品位、更有魅力。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的意识,把重视教育、关心教师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素质,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的伟大职责,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三、论述题(1道题,共40分。本题要求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最高得分可占15分;
    答题如无此内容,将予以扣分。) 6.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突显中国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要放眼世界,充分吸收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请你谈谈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答:中国梦,是强国梦,也是富民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教育为先。教育作为民生之本,强国之基,从改革开放初的面向现代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开启了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党中央顺应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逐步实现国人的千年教育梦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2012年11月15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3年9月10日,在第29个教师节慰问信中首次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明确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为联合国“全球教育第一”倡议发出视频致辞,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坚定信心。

    总书记多次走进校园,与师生促膝长谈;
    挥笔疾书,与青年学生畅谈理想人生,激励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重教必重师,多次表达了对教师高标准要求和殷切期望,希望他们“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综合改革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目标,补短板促进公平,创一流提高质量,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取得了重大突破。

    推荐访问: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