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求职
  • 邀请函
  • 自荐
  • 感谢
  • 介绍
  • 接收函
  • 道歉
  • 表扬
  • 慰问
  • 小小文档网 > 条据书信 > 邀请函 >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优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15 09:04:36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11 葡萄沟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葡萄沟的葡萄种类多、颜色美、味道甜、产量高,这里生产的葡萄干也非常有名。  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葡萄沟的地理位置,按时间顺序写了葡萄沟出产的不同水果,反映出葡萄沟生产水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突出了本文要描写的重点,引出下文。

    第2自然段:介绍葡萄沟出产的葡萄品种多。通过写葡萄种植的环境,枝叶的样子,葡萄的颜色以及老乡的热情,表现出葡萄沟景美人美。

    第3自然段:讲述了制作葡萄干的相关内容。为读者介绍了晾房修建的位置、样子,葡萄干制作的原理以及葡萄干的特点。

    第4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概括,抒发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沟、产”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会写“份、坡”等10个字,会写“水果、月份”等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2.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沟、产”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会写“份、坡、枝、收、城、利”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谜导入,质疑激趣 1.猜谜导入。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预设:葡萄) 课件出示 藤儿青青, 爬上架架, 结了串串小珍珠, 颗颗都能甜掉牙!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那就是葡萄沟。(板书:葡萄沟)随题认读生字“沟”。

    3.读题质疑。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猜谜语的导入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题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同时也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来同学们对葡萄沟非常好奇,那我们就带着任务一起读读课文吧。(出示学习任务一) 课件出示 学习任务一:
    l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l 标明自然段序号。

    l 通过读课文,知道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2.学生分享交流: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有很多水果,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补充板书:在标题旁加上“真是个好地方”) 3.一起读读标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葡萄沟看看吧。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交流读课文所得,适时板书课文的中心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 品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地图,认识葡萄沟。课件出示地图,了解新疆吐鲁番的位置,结合火焰山下的峡谷图片,理解“沟”的含义。

    2.结合课前预习,教师补充介绍新疆吐鲁番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叫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读好多音字“好”。

    3.读一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桑葚,六月有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4.学生汇报交流。认读“产”,结合水果图片认读水果名字,识记“份”。

    课件出示      桑葚      杏子      无花果     葡萄 5.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课件出示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 葡萄沟 ),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 桑葚 ),六月有( 杏子 )、( 无花果 ),到了七月份,人们最喜爱的( 葡萄 )成熟了。

    6.引读板书。葡萄沟出产这么多水果,所以作者说——(学生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7.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理解生字词,建立与字形、字义的联系。第1自然段内容浅显易懂,放手让学生交流,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

    板块四 归类写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汉字,认读后按结构进行分类。

    预设:“份、坡、枝、收、城、利”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客、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起、老”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份、坡、枝、收、城”。

    (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是左窄右宽) (2)引导观察:写好这些字,要注意哪些笔画?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范写,提示:写“份”时,“分”中“八”宽“刀”窄,“八”罩住“刀”,“八”顶部撇低捺高。“坡”中的“土”最后一笔写成提。写“枝”时,“支”中“十”窄“又”宽。

    (4)学生学写这5个字,描红,练写。

    3.指导书写“利”。

    (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指名认读,组词。

    (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范写,提示:“利”左宽右窄,“禾”横笔从横中线起笔,略向上斜收于竖中线,末笔捺改成点。

    (4)学生描红,练写。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将要求掌握的字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掌握识字写字的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客、市、起、老”4个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3.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板书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交流后在课题后板书“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齐读板书。

    【设计意图】以巩固生字为切入点,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回忆课文内容,梳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受,强化中心句。

    板块二 小组合作,品读课文 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任务卡,小组合作完成。

    课件出示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小组讨论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展示。

    (1)出示山坡、梯田图片。借助图片理解“山坡、梯田”。

    (2)添加叶子理解“茂密”。出示葡萄架图片,指名操作多媒体,在葡萄架图片上添加葡萄叶图片,理解很多很多叶子才是“茂密”。

    (3)理解“凉棚”。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做动作)就像搭起了什么?(预设:凉棚)山坡上只有一个凉棚吗?书上有个词叫——(齐说)一个个。

    (4)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多凉棚,你有什么感受?把感受送进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4.欣赏葡萄。

    (1)颜色多。让学生画出描写葡萄颜色的句子,读一读。出示葡萄卡片,学生上台贴葡萄卡片。结合图片理解“一大串一大串”。

    (2)理解“五光十色”。课文用哪个词形容葡萄颜色多?(预设:五光十色)比较“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不同,明确“五光十色”不仅指葡萄颜色多,还说明了它品种多,品质好。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阳光下五光十色的葡萄,带着想象读句子。

    5.体会人情美。抓住“准会、最甜、吃个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指导朗读。葡萄五光十色,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带着美好的感受朗读整段话。

    7.回扣中心。我们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赞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吐鲁番的梯田、茂密的葡萄枝叶。课堂的互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板块三 走进晾房,品读美食 学习第3自然段。

    1.葡萄还能做成美味的葡萄干,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自然段。(出示学习任务二) 课件出示 学习任务二:
    l 知道葡萄干是在哪里制作的。

    l 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

    l 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干的味道。

    2.学生汇报交流。

    3.借助图片理解“晾房”。

    4.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学生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读准多音字“分”,课件出示表示制作步骤的图片,让学生排序。

    5.指导朗读。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美味可口,引导学生边想象边读文。读准多音字“干”。

    6.回扣中心。新疆吐鲁番出产水果,葡萄五光十色,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我们忍不住要赞叹一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制作葡萄干的相关知识,提高课堂实效。分点指导学生学习时,不断强化中心句。

    板块四 巩固识字,规范书写 1.指导写“起”。

    (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指名认读。

    (2)引导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范写,提示:“走”从左、下包围“己”,“走”捺笔舒展至“己”下。

    (4)学生描红,练写。

    2.指导写“客、市”。

    (1)出示范字,指名认读。

    (2)引导观察:写好这2个字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提示:“客”上部扁、窄,下部高、宽。“市”上扁下长。

    (4)学生描红,练写。

    3.指导写“老”。

    (1)出示范字,学生交流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提示:“耂”从上、左包围“匕”,“耂”居上居中,长横从横中线起笔,略向上斜,长撇从右上格斜穿田字格中心撇向左下格。

    (3)学生描红,练写。

    【设计意图】书写汉字,引导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态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有取舍,《葡萄沟》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将重点放到了第2自然段的品读上,借助图片突破词语教学的难点。让学生看图,从而明晰梯田的独特之处,添加葡萄叶子让学生理解茂密的意思,学生参与互动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教学活动始终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开展,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种子(zhǒng zhòng)好人(hǎo hào) 干净(gān gàn) 水分(fēn fèn) 种树(zhǒng zhòng)好客(hǎo hào) 树干(gān gàn) 分开(fēn fèn)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chéng shì shān pō yuè fèn kè rén 三、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1.新疆吐鲁番有个(地 低)方叫葡萄(勾 沟)。

    2.葡萄(种 和)在山(波 坡)的梯田上。

    3.葡萄沟(真 直)是个好地方。

    四、选词填空。  各式各样     五光十色 1.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 淡绿的, ,美丽极了。

    热情      热烈   2. 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闻名 有名   3.新疆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 。

    五、照样子,写句子。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晾房里制成葡萄干。

    有的 有的 阅读能力大提升 六、课文整体梳理。

    葡萄沟的人,是一群_______________的维吾尔族老乡。葡萄干是在_________ 里制成的,颜色______,味道______,非常有名。

    七、重点段落品析。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     )底下,有(    )的、(    )的、紫的、淡绿的,(    ),美丽极了。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中,葡萄的颜色有_____种,分别是 。

    3.这段话共有 句话,其中表示葡萄的颜色多,很漂亮的一个词 是 。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八、照样子,写词语。

    五光十色(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答案 一、 zhǒng hǎo gān fèn zhòng hào gàn fēn 二、 城市 山坡 月份 客人 三、1.地 沟 2.种 坡 3.真 四、1.五光十色 2.热情 3.闻名 五、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踢球,有的踢毽子。

    六、热情好客 晾房 鲜 甜 七、1.绿叶 红 白 五光十色 2. 5 红 白 紫 淡绿 3. 3 五光十色 八、一心二用,三心二意,三番五次,五湖四海,七上八下

    推荐访问: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