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秘书基础
  • 写作
  • 毕业设计
  • 办公
  • 谈判
  • 工商税务
  • 小小文档网 > 文秘写作 > 秘书基础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9《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9《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14 18:06:05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专题要求 《一颗小桃树》是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

    (二)文本解读 《一颗小桃树》是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短文两篇》的学习后,对托物言志的手法有了基本的了解。经过《老王》和《紫藤萝瀑布》的学习后,对“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也有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

    (二)方法与过程:2. 勾画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托在小桃树上的“志”。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

    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

    3.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二)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明暗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五、教法和学法 1、朗读法、讲授法与点拨法结合,带领学生鉴赏散文。    2、讨论法和提问法相结合   六、课时设计: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一树桃花一树诗,千树花语为谁痴?”自古,桃花、桃树、桃木就是春天和美好的代名词。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棵小桃树”却是个弱者。它有着怎样的命运和情操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贾平凹先生的《一棵小桃树》。

    (二)花开同园不同命——与爷爷的盆景相比 师: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可怜” 为什么可怜? 1、小桃树的外形: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猥琐,花儿单薄——弱小 (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2)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3)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  (4)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2、人们对它的态度:被人鄙视、孤独寂寞 (1)他们曾嫌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命运坎坷) (2)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儿! 3、小桃树的身世:遭受风雨摧残——顽强奋斗 (1)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  (2)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  (3)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师:这真是一棵可怜的小桃树!在贾平凹家的园子里,并不止这一种花。贾平凹的爷爷也是个爱摆弄花的。与爷爷的盆景相比,小桃树的待遇就显得更可怜了。不信,我们来比较一下。(完成表格1) (三)共经风雨明真知——与紫藤萝相比 虽然小桃树不遭人待见,但是它在饱经磨难之后,依然要绽放花苞。这样顽强的精神让我们不经想起同样经历过文革这个时代的另一种花——紫藤萝。它们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色。请同学们回忆前文,完成表格2。

    师:人生路上,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许多挫折与困难阻挡在你面前。你从小桃树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着为理想而坚持不懈的信念。

    师:单薄弱小却又顽强的小桃树,是那样的可怜,又是那样的可敬!它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这是一棵可敬的小桃树! (四)句句爱语寄真情——与贾平凹相比 正是这样一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作者却近乎执着地称呼它为“我”的小桃树,究竟是为什么?小桃树与作者又有着什么特殊的联系呢?(完成表格3) 明线与暗线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小院,土生土长,生活贫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事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但像小桃树一样,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师: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小桃树,实际上是在写谁?自己。这是什么写作方法?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对于贾平凹来说,小桃树上寄托着他的梦。他的梦是否像小桃树一样,饱经风雨后终有收获呢? 插入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在迷茫中开始探索、开始追求……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

    作者正如小桃树一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其实在那个年代里,怀揣着梦想却又被现实逼迫的年轻人远不止他一个。

    插入背景介绍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以“小桃树”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对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结论:小桃树的命运——一代人的幻灭与追求 其实,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不仅仅寄托了贾平凹的梦想,更包含了青年人对祖国的拳拳爱意!这还是一棵可爱的小桃树! (五)小结 一个柔弱的生命,在经历生活坎坷的时候,是坚守还是放弃?看似单薄的,积蓄着梦想的小桃树,竟然可以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几经挫折,几经磨难,依然要开花、要结果,百折不挠地追求着成长的幸福和美好的理想。尼采说:“生命企图竖起自己的云梯,它渴求眺望到遥远的地方,渴望着最醉心的美丽,它要求向上。” 风雨之中,小桃树上保留的欲绽的嫩红花苞给了我们精神的启示和生命的感动。

    (六)作业: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20字左右的小短文。

    (七)板书设计   

    推荐访问: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