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秘书基础
  • 写作
  • 毕业设计
  • 办公
  • 谈判
  • 工商税务
  • 小小文档网 > 文秘写作 > 秘书基础 >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时间:2021-08-20 09:02:45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素养目标】 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数学抽象) 2.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会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数学建模)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逻辑推理) 4.会用作差法(或作商法)比较两个实数或代数式值的大小.(数学运算) 5.能运用等式的性质或不等式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逻辑推理) 【学法解读】 在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类比学过的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进一步探索等式与不等式的共性与差异. 第1课时不等关系与比较大小 必备知识·探新知 基础知识 知识点1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不等式的定义所含的两个要点. (1)不等符号,,______,______或. (2)所表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思考1:不等式“”的含义是什么?只有当“”与“”同时成立时,该不等式才成立,是吗? 提示:不等式应读作“小于或者等于”,其含义是指“或者”,等价于“不大于”,即若或之中有一个正确,则正确. 知识点2 比较两实数,大小的依据 思考2:(1)在比较两实数,大小的依据中,,两数是任意实数吗? (2)若“”,则,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1)是 (2) 基础自测 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不等式的含义是指不小于.(  ) (2)若,则.(  ) (3)若,则.(  ) (4)两个实数,之间,有且只有,,三种关系中的一种.(  ) [解析] (1)不等式表示或,即不小于. (2)若,则,所以成立. (3)若,则或者,即. (4)任意两数之间,有且只有,,三种关系中的一种,没有其他大小关系. 2.大桥桥头立着的“限重吨”的警示牌,是提示司机要安全通过该桥,应使车和货物的总质量满足关系(  ) A.  B. C.   D. 3.已知,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关键能力·攻重难 题型探究 题型一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例1 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为元的商品按每件元销售,每天可销售件,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的售价每提高元,销售量就相应减少件.若把提价后商品的售价设为元,怎样用不等式表示每天的利润不低于元? [分析] 由“这种商品的售价每提高元,销售量就相应减少件”确定售价变化时相应每天的利润,由“每天的利润不低于元”确定不等关系,即可列出不等式. [解析] 若提价后商品的售价为元,则销售量减少件,因此,每天的利润为元,则“每天的利润不低于元”可以用不等式表示为. [归纳提升] 将不等关系表示成不等式的思路 (1)读懂题意,找准不等式所联系的量. (2)用适当的不等号连接. 例2 某矿山车队有辆载重为的甲型卡车和辆载重为的乙型卡车,且有名驾驶员,此车队每天至少要运矿石至冶炼厂.已知甲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次,乙型卡车每辆每天可往返次,写出满足上述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 [分析] 首先用变量,分别表示甲型卡车和乙型卡车的车辆数,然后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不等关系:(1)卡车数量与驾驶员人数的关系;
    (2)车队每天运矿石的数量;
    (3)甲型卡车的数量;
    (4)乙型卡车的数量.再将不等关系用含未知数的不等式表示出来,要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 设每天派出甲型卡车辆,乙型卡车辆,则 即 [归纳提升] 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的方法 首先要先弄清题意,分清是常量与常量、变量与变量、函数与函数还是一组变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然后类比等式的建立过程找到不等词,选准不等号,将量与量之间用不等号连接;
    最后注意不等式与不等关系的对应,不重不漏,尤其要检验实际问题中变量的取值范围. 【对点练习】❶用一段长为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要求菜园的面积不小于,靠墙的一边长为,试用不等式表示其中的不等关系. [解析] 由于矩形菜园靠墙的一边长为,而墙长为,所以, 这时菜园的另一条边长为. 因此菜园面积,依题意有, 即, 故该题中的不等关系可用不等式组表示为 题型二 比较实数的大小 例3 已知,为正实数,试比较与的大小. [解析] 方法一(作差法):
    . ∵,为正实数,∴,,, ∴,∴. 方法二(作商法):
    . ∵,,∴. 方法三(平方后作差):∵, , ∴. ∵,,∴. 又,,故. [归纳提升] 比较大小的方法 1.作差法的依据:;

    . 步骤:作差—变形—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论. 注意:只需要判断差的符号,至于差的值究竟是多少无关紧要,通常将差化为完全平方式的形式或多个因式的积的形式. 2.作商法的依据:时,;

    . 步骤:作商——变形——判断商与的大小——得出结论. 注意:作商法的适用范围较小,且限制条件较多,用的较少. 3.介值比较法:(1)介值比较法的理论根据:若,,则,其中是与的中介值.(2)介值比较法的关键是通过不等式的恰当放缩,找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中介值. 【对点练习】❷当时,比较与的大小. [解析]  . 因为,所以, 而. 所以, 所以. 第2课时 不等式性质 必备知识·探新知 基础知识 知识点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  ________;
    (对称性) 性质 , ________;
    (传递性) 性质  ______________;
    (同加保序性) 推论:___________;
    (移项法则) 性质 , __________,(乘正保序性),;
    (乘负反序性) 性质 , ______________;
    (同向相加保序性) 性质 , __________;
    (正数同向相乘保序性) 性质  __________.(非负乘方保序性) 思考:(1)性质的推论实际就是解不等式中的什么法则? (2)性质就是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数,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对吗?为什么? (3)使用性质,时,要注意什么条件? 提示:(1)移项法则. (2)不对.要看两边同乘以的数的符号,同乘以正数,不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但是同乘以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3)各个数均为正数. 基础自测 1.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若,则.(  ) (2)同向不等式相加与相乘的条件是一致的.(  ) (3)设,,且,则.(  ) (4)若,则,.(  ) [解析] (1)由不等式的性质,;
    反之,时,. (2)相乘需要看是否,而相加与正、负和零均无关系. (3)符合不等式的可乘方性. (4)取,,,,满足,但不满足,故此说法错误. 2.设,,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3.已知,,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解析] 由,可得, 又,∴,故选D. 4.用不等号“>”或“<”填空:
    (1)如果,,那么______;

    (2)如果,,那么______;

    (3)如果,那么______;

    (4)如果,那么______. [解析] (1)∵,∴,∵,∴. (2)∵,∴.∵,∴,∴. (3)∵,∴,,∴, ∴,∴,即. (4)∵,所以,.于是,即,即.∵,∴. 关键能力·攻重难 题型探究 例1 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 通过赋值可以排除A,D,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判断B,C正误. [解析] 若,对于A选项,当,时,不成立;
    对于B选项,等价于,故不成立;
    对于C选项,,故选项正确;
    对于D选项,当时,不正确. [归纳提升] 判断关于不等式的命题真假的两种方法 (1)直接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把要判断的命题和不等式的性质联系起来考虑,找到与命题相近的性质,然后进行推理判断. (2)特殊值验证法:给要判断的几个式子中涉及的变量取一些特殊值,然后进行比较、判断. 【对点练习】❶设,是非零实数,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解析] 当,时,不一定成立,故A错.因为,,符号不确定,故B错.,所以,故C正确.D中与的大小不能确定. 题型二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例2设,求证:. [分析] 不等式证明,就是利用不等式性质或已知条件,推出不等式成立. [证明] 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又, 所以.所以. [归纳提升]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注意事项 (1)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其推论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记准、记熟不等式的性质并注意在解题中灵活准确地加以应用. (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推导时,应注意紧扣不等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且不可省略条件或跳步推导,更不能随意构造性质与法则. 【对点练习】❷若,,,求证:. [证明] 因为,所以. 又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题型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范围 例3 已知,. (1)求的取值范围. (2)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 (1)因为,, 所以, 所以. (2)由,,得,, 所以. [归纳提升]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取值范围的策略 (1)建立待求范围的整体与已知范围的整体的关系,最后利用一次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运算,求得待求的范围. (2)同向(异向)不等式的两边可以相加(相减),这种转化不是等价变形,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多次使用这种转化,就有可能扩大其取值范围. 【对点练习】❸已知,,求与的取值范围. [解析] 因为,所以,所以 ,即. 因为,所以,所以,又, 所以,即. 所以. 误区警示 错用同向不等式性质 例4 已知,,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错解] ∵,,∴, ∴.故填. [错因分析] 把不等式的同向不等式(正项)相乘的性质用到了除法,从而导致错误. [正解] ∵,∴,又,∴,∴ ,故填. [方法点拨] 若题目中指定代数式的取值范围,必须依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同向不等式具有可加性与可乘性,但是不能相减或相除,解题时必须利用性质,步步有据,避免改变代数式的取值范围. 学科素养 不等关系的实际应用 不等关系是数学中最基本的部分关系之一,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例5 有三个房间需要粉刷,粉刷方案要求:每个房间只用一种颜色,且三个房间颜色各不相同.已知三个房间的粉刷面积(单位:)分别为,,,且,三种颜色涂料的粉刷费用(单位:元/)分别为,,,且.在不同的方案中,最低的总费用(单位:元)是(  ) A.  B. C.  D. [分析] 本题考查实际问题中不等关系的建立及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 [解析] 方法一:因为,, 所以, 故;

    同理,, 故. 又, 故. 综上可得,最低的总费用为. 方法二:采用特殊值法进行求解验证即可,若,,,,,,则,,, .由此可知最低的总费用是. [归纳提升] 对于不等关系判断问题的求解,一般需要通过作差进行推理论证,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但对于具有明确不等关系的式子进行判断时,特殊值法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简便方法. WORD模版 源自网络,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可予删除! 文档中文字均可以自行修改

    推荐访问: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