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名言警句
  • 爱情名言
  • 经典名言
  • 名言名句
  • 英语名言
  • 爱国
  • 小小文档网 > 名人名言 > 爱情名言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时间:2021-05-14 03:03:16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第1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分物体时,平均分完,可以用除法表示;
    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也可以用除法表示,剩下的数叫做余数。

    16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几份?还剩下几个? 【解答】 16÷5=3(份)……1(个) 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易错题)÷7=8……,最大是(  ),最大是(  )。

    【解答】 6 62 除法竖式 笔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且写在除号的上面,用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所得的差为余数,余数与个位对齐,写在横线下面。

    竖式计算25÷3。

    【解答】 25÷3=8……1 第2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认识钟面 1。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是时针,较长的是分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 2。时针每走1大格是1时,分针每走1小格是1分,秒针每走1小格是1秒。

    时针从5走到8,经过(  )小时,分针从12走到5,经过(  )分钟。

    【解答】 3 25 认识整时、几时几分 1。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几时几分:先看时针的位置,时针已经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3。记录时刻有两种方法文字法,如:8时30分 6时05分电子表法,如8:30 6:05 (易错题)写出下面各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
        :   :     : 【解答】 5:05 4:55 11:30 12:15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感受1秒、1分、1时的长短 1.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针每走1个小格是1秒. 2。秒针走一圈是60秒,即1分。

    3。时是比分大的时间单位,时针每走1大格,分针走1圈,即60分。

    1分钟的时间里,你可以做哪些事情?1秒钟的时间里,你可以做哪些事情? 【解答】 我们可以看着秒表做事情,1分的时间里我们大约可以写6个铅笔字,或者可以做一节眼保健操,或者可以跳绳100个。

    1秒的时间就是眨一下眼睛的时间,就是拍一下手的时间,或者就是呼一下或者吸一下的时间。

    第3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确定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工具辨别方向。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面东背西,左北右南;
    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清晨,我面向太阳站立,我的前面是(  )方,后面是(  )方,左面是(  )方,右面是(  )方。

    【解答】 东 西 北 南 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2.东北与西南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

    在括号里填写其他的方向。

    【解答】  描述简 单的平 面图及 物体间 的位置 关系 1.地图或平面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绘制的。

    3.方向具有相对性,观测点不同,所描述的方向一般也不同,在描述两个地点间的位置关系时,要先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再看另一物体在它的哪个方向。

    (易错题)看图填空。

    (1)运动场的东面是(  ),西南面是(  ). (2)博物馆在运动场的(  )面,在东方广场的(  )面。

    (3)从花坛村到东方广场怎么走? 【解答】 (1)百鸟园 电影院 (2)南 东南 (3)从花坛村出发,先向南走到运动场,再向西走到东方广场。

    第4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万以内数的组成 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4200是由(  )个千和(  )个百组成的。

    【解答】 4 2 用算盘 表示数 算珠靠梁时,盘上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上珠与下珠的和代表这一档表示的数;
    每档最大可以表示9,一个算珠都没有靠梁,就用0表示. 读写算盘上的数。

    【解答】 读作:二千一百零八,写作:2108. 万以内数 的读写 1。读法:从最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末尾有0都不读,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

    2.写法:从最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说出下面数的组成,并写一写,读一读。

    【解答】 这个数由1个千,5个百,2个一组成. 写作:1502,读作:一千五百零二。

    万以内 数的大 小比较 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2。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易错题)比较大小。

    28452854 100009999 【解答】 < 〉 认识近 似数 约等号“≈“,读作“约等于“。一个数接近几百或几千,就约等于几百或几千。

    (易错题)求近似数。

    709≈    4940≈ 【解答】 700 5000 第5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1。直尺上10 cm长的一段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dm“表示。

    2.直尺上每1 cm长度之间有10个小格,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毫米可以用“mm”表示。

    填上合适的单位。

    【解答】 分米 毫米 简单的单 位换算 1.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易错题)(1)70毫米=(  )厘米 (2)8分米=(  )厘米 (3)6厘米=(  )毫米 (4)2米=(  )分米 (5)50分米=(  )米 (6)30厘米=(  )分米 【解答】 (1)7 (2)80 (3)60 (4)20 (5)5 (6)3 第6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口算加、减法 1.口算加法的方法:
    (1)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再把这两个结果加在一起。

    (2)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数。

    (3)把其中的一个数凑成整十数与另一个数相加,再从结果中减去多凑的数或加上少凑的数. 2。口算减法的方法:
    (1)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2)把减数凑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它们的差再加上多凑的数或减去少凑的数. 直接写得数。

    (1)62+24= (2)65+26= (3)97-45= (4)86-47= 【解答】  (1)86 (2)91 (3)52 (4)39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初步获得一些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书室原有42人,走了25人,又来了37人,现在图书室有多少人? 【解答】 42-25=17(人) 17+37=54(人) 笔算加法 1.笔算方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后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 计算并验算。

    285+147= 【解答】 285+147=432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笔算减法 1。笔算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计算。

    2.验算方法: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易错题)计算并验算。

    900-137= 【解答】 900-137=763 第7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认识角 1。角的定义: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图形。

    2。角的各部分名称: 3。角的大小: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 【解答】 图(2)是角. 认识直角、 锐角、钝角 1。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2。判断直角的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先让角的顶点与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另一条边若与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就是直角。

    3。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易错题)轩轩画出的图形(如下图)中一共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锐角有(  )个,钝角有(  )个. 【解答】 7 1 5 1 第8单元 归纳总结 重要考点 考点解析 典型例题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1.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统计的结果也会不一样。每个类别之间不要有交叉。

    2。记录数据时,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画“正”字来记录。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物体个数时,一个笔画表示一个物体,一个“正”字表示五个物体。

    3。为了更方便地看出数量,可以制作表格观察。

    统计班级学生人数情况,可以按男生、女生来统计;
    也可以按每个小组来统计,试统计一下你们班级的学生人数情况。

    【解答】 答案不唯一,如: 性别 男 女 合计 人数 25 15 40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合计 人数 10 8 12 10 40

    推荐访问:下册 二年级 小结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二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科学二年级知识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