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秘写作 工作范文 文秘知识 条据书信 行政公文 求职离职 名人名言 党团范文 励志 优秀作文 思想汇报 经营营销 汇报总结
  • 学习总结
  • 实习总结
  • 工作总结/汇报
  • 其它
  • 小小文档网 > 汇报总结 > 其它 > 2022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完整版】

    2022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完整版】

    时间:2022-10-10 11:45:21来源:小小文档网本文已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完整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完整版】

    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4篇

    第一篇: 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

    滴滴创始人创业历程学习啦【创业之路】编辑:晓铧发布时间:2017-07-11 16:29:18

      滴滴出行,中国知名的一款打车平台,称为手机“打车神器”,是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那么滴滴有怎样的创业历程了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滴滴创始人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滴滴创始人创业历程

      滴滴打车是一款免费打车软件,称手机“打车神器”,是受用户喜爱的“打车”应用,入选“App Store2013年度精选”,荣登日常助手类应用榜单冠军。

      滴滴创始人程维和我在阿里巴巴B2B、支付宝商户事业部期间一起共事多年。2012年我们先后离开阿里,准备创业。最开始我们很天真,曾想一起做一个集团公司。因操作难度太大、融资也不顺利,我就转变了思路,决定支持每个我曾经带过的兄弟做CEO,因为他们能力并不互补,我们可以赌更多商业机会。我出钱和他们一起想点子和打磨商业模式,一起面对所有困难和未来,从第一天开始我就退居第二合伙人的位置,做N+1的1。

      滴滴属于我们孵化的第一个项目,做一个打车软件的想法也是我和程维一起碰撞并决定的。原因有三,在中国打车难,这是大众主流的刚性需求;国外有类似的模式,英国打车应用Hailo刚刚拿到了融资,方向貌似可行,但不能完全拷贝;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手机定位距离的属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最终决定创业后我出资七十万,程维出资十万,他从杭州回到北京,在2012年5月开始创业。我们都没有创业经验,仅仅做出了一个演示和勉强上线的产品,我和他就一起去融资,要融500万美金。主流VC都找遍了,但都没有结果。这不能怪投资人没眼光,主要是我们融资经验不足,要的价格跟公司阶段不匹配。之后,尽管程维绞尽脑汁压缩成本,还是花完了我们当时的出资。我记得他给我打过一个电话,请求资金上的帮助,我的回应也很坚定:“这是我们孵化的第一个项目,宁可后面不投其他公司,也会扛下去。”后来我就又借了公司几十万。

      直到几个月后,此前我们并不认识的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通过微信找上门来,一拍即合,几乎答应了我们所有条件,滴滴这才完成A轮融资。这应该是朱啸虎投资史上最有价值的项目,从那以后,朱啸虎也像合伙人一样一路给滴滴不少有价值的提醒和建议。如果是犀利的意见,他也会通过我,侧面提醒程维。他的确是程维和我见过的最棒的VC合伙人之一。

      滴滴起步时并不顺利。最初的产品是花8万块钱外包开发的,但总达不到上线标准,推出时间一拖再拖。上线后产品问题非常严重,数据包太大,BUG有三十多个,不仅耗电,还耗大量流量。出租车司机使用我们的产品后都很气愤,甚至怀疑我们:“难怪你们不收钱,你们和运营商是一伙的,专来骗流量的。”

      在产品上曾走了弯路,也与早期选择技术合伙人不够慎重有关。因为我和程维都不懂技术,所以拉了一个技术就创业了。四个月后,程维果断地让这个技术合伙人离开了公司,在公司账上并没有多少现金的情况下,我们付出了数百万人民币的代价。当然,到今天我还是很感激这名合伙人,如果没有他的加盟我们就不会启动这个项目,他对滴滴是有历史价值的。

      团队没有懂技术的人,我们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12年年底,程维请来了百度的研发经理张博,才彻底补齐了技术的短板。当时程维手中有三个 CTO候选人,张博的特点是味道和我们很像,简单、正直、愿意付代价、好沟通,和其他候选人相比经验不算特别资深,但和滴滴是很匹配的。事实证明选择张博是非常明智和正确的选择,用程维的话形容,“张博是上帝送给滴滴最好的礼物”。

      技术合伙人到位后,第一场硬仗就是要拿下北京市场。在这里我们不是起步最早的,当时有一家直接的竞争对手摇摇招车。我们没有简单复制他们,而是独立思考我们的业务模式。滴滴有着阿里的基因,如何做一个平台我们是有些经验的。针对对手,在早期我们坚持了四不做:不做黑车、不做加价、不做账户、不做硬件。

      滴滴出行的产品特点

      打车

      “滴滴出行” App改变了传统打车方式,建立培养出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引领的用户现代化出行方式。较比传统电话召车与路边扬招来说,滴滴打车的诞生更是改变了传统打车市场格局,颠覆了路边拦车概念,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相融合,从打车初始阶段到下车使用线上支付车费,画出一个乘客与司机紧密相连的o2o完美闭环,最大限度优化乘客打车体验,改变传统出租司机等客方式,让司机师傅根据乘客目的地按意愿“接单”,节约司机与乘客沟通成本,降低空驶率,最大化节省司乘双方资源与时间。

      租车

      滴滴租车采用了全程线上化服务和免费上门送取车模式,租车的预订、支付、订单修改、费用结算及评价反馈等环节均放到线上,用户只要在服务时间内提前2小时下单即可享受免费上门送取服务。

      滴滴出行的产品优势

      匹配用户和司机的需求,减少司机的空载提高效率。

      截至2015年9月,第三方调研数据显示,滴滴已占据国内出租车叫车软件市场99%的份额。据预测,2015年GMV将达到120亿美元,而规模化必然伴随着不断延展的品牌冲动。目前,滴滴每天实现300万出租车订单,超过300万的专车订单,峰值223万的顺风车订单,业务覆盖全国360个城市。

    第二篇: 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

    美团创始人王兴的创业故事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美团创始人王兴的创业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美团网创始人王兴

      他是人人网的创始人,却没能等到网站上市收获财富。他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微博网站,却意外关停被新浪抢夺先机。他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倒霉连环创业客”,却屡败屡战。他就是美团网CEO王兴。

      这个来自福建龙岩的大男孩儿,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1997年,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读硕士。2004年,他毅然中断学业回国创业,先后创办校内网、海内网、饭否网、美团网等多家网站。一路走来,他始终扮演着创造者,却少有成为受益者,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从失败中崛起,从崛起中发展,纵情向前,他始终充满激情。

      美团网估值已达近百亿美金,至年底上市,市值可达150-200亿美金。至今,王兴作为创始人兼最大个人股东,个人身家超过京东CEO刘强东的70亿美金,直逼互联网B.A.T三巨头,将成为福建新首富。

      饭否被关闭的挫折是王兴创业10年一个不大不小的分水岭,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伏笔——在那之前的王兴是一个极客、一个连续创业者、一个认为极客天生改变世界,“信息沟通成本理应趋向于零”的理想主义者;而美团时期的王兴则开始努力学习传统商业的管理规则、用数据驱动的高运营效率降低未知感、将极客理想与商业融合并互相激荡。

      从千团到我的团

      王兴很少能够离开书,他甚至为此购买了三个Kindle。《大国兴衰史》,这是王兴阅读榜单上最新的名字,这本书讲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强权国家交替,世界话语权从西班牙到法国再到英国,最后到现在的美国。

      这些故事看起来就像团购网站们的起起伏伏,以团购网站24券为例,一家拿了过亿风险风险投资,员工超过5000人的公司,忽然就死掉了。这样的场景在2012年的团购行业里并不罕见,几乎所有的团购网站们都在煎熬中求生或转型。即便是在洗牌中侥幸活下去的几家则没有逃脱巨头们的魔爪。美团在初创时也困难重重,不擅长找钱的王兴落在了拉手、糯米甚至酷团、24券的后面,这并不是一段好过的日子。2010年9月,美团获得超过千万美元级别风险投资,来源正是曾经放弃王兴的红杉资本。

      不过资本并未让美团的日子变得更好过,随之而来的资本寒冬以及中概股危机的到来,让美团面临灭顶之灾。在整个2012 年,收缩规模的美团一个新的城市都没有进入,而同年中国团购网站有一半以上的网站倒闭。但这次王兴没有让机会溜走,美团终于从千团大战的遍地残骸中闯了过来。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目前美团网占据团购行业过半的市场份额,并在2013年年底首度宣布全年盈利。

      王兴坦承美团的成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除了运气之外,美团能存活下来主要还是因为能够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在目标明确之后做正确的事情、抵御诱惑、克服困难、制造条件。”

      除了运气之外,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决定也是美团能够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2011年3月4日成立一周年的时候,美团正式宣布过期可全额退款。这个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条件,在当时曾引起行业的轩然大波。因为在团购行业起初,很大一部分利润正是来自这些沉淀资金,美团选择无疑是自断财路。但最后的结果是以拉手为代表的各个团购网站纷纷采取跟随策略,推出绿色退款通道。

      在熬过了寒冬之后,美团乘机吸纳了那些收缩规模的团购网站(主要指24券)的团队,迅速壮大了业务。一切似乎正朝着预先计算好的方向和方式发展:当竞争对手在过剩的资本推动下通过大量资金来获得速度时,美团表现强劲但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当资本开始收缩时,美团的系统优势便突然凸显出来,自从坐上团购行业头把交易后,它便快速甩开追随者。

      在王兴看来,创业是一个九死一生的事情,多数创业会失败:“所以创业的时候必须去做一个你真的相信的和热爱的事情,就算失败你也会觉得付出这个过程是值得的。”

      O2O乱战

      去年年底,美团网销售副总裁杨俊通过微博放出了一条题为“美团迈入20亿时代”的消息,随后美团网商品团购部总监张智勇转发微博并回复了一句“我的目标是商品单单月破20亿”。但这些乘机并不是王兴的终极目标,在更庞大的O2O市场与阿里巴巴、腾讯这些巨头们掰掰手腕才是王兴的梦之所在。

      只不过这一次,美团还能再现千团大战中的奇迹吗?

      王兴的O2O构思由来已久,据负责美团猫眼电影业务的徐悟透露,早在2011 年他入职时,王兴就告诉他,团购只是美团的冰山一角,是美团切入更加庞大的O2O 市场的切入点。

      这或许是因为2011年时,美团正试图摆脱身上的团购标签,同时也试图摆脱Groupon模仿者的身份。Groupon更像是一家广告营销平台,瞄准的是商家推广的需求,而不是交易的需求,因此,Groupon 的佣金率非常高,通常超过40%。但王兴将美团定位于中间交易渠道,因此它必须既讨好线下消费者,又努力让合作商家从每笔合作中赚到钱。这看起来和现在热炒的O2O几乎完全相同。

      和其他的O2O模式不同,美团采用了垂直领域分头进击的策略。扮演排头兵的是美团的优势项目:电影票(2012 年电影贡献了美团接近30%的交易额)。这是因为和餐饮服务相比,电影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而且产品极为标准。此外过高的电影票价,以及整体的供过于求,也为团购业务留下了足够空间。随后猫眼电影成为了美团深入垂直领域O2O的一个重点尝试。之前美团电影仅定位于电影票团购环节,而现在借助完全基于移动端的猫眼电影,美团将业务覆盖到了电影营销、团购、订座、评价和交流的所有环节。

      这让王兴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契机,猫眼将成为其他垂直领域美团进击的典范。不久前美团上线了专注于餐饮外卖的业务,由他长期的搭档王慧文亲自挂帅。在这项业务中,美团将自己定位于信息和交易平台,而将配送这样的环节交给商家或第三方的专业配送公司负责。

      在王兴看来:“O2O的"机会在于形成闭环,把以往置于线下的交易环节逐渐转移到线上;线上付款,线下消费体验的O2O交易,是我们整个行业的核心。”但王兴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并未改变,即提供消费者和商户之间连接的纽带。

      但如此分领域进入未必能够赶上巨头们疯狂的脚步,O2O行业正是现在互联网企业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美团网面临的对手也不再是几亿甚至十亿级别的团购网站,而是以BAT为代表的千亿级企业。

      不过在王兴看来,在未来十年电子商务将比拼的主要是服务的战场:“在过去的十年电子商务是围绕着商品进行的,而第二个十年则是服务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十年,现在四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觉得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在未来会有更多行业受到移动互联网的颠覆式的影响。”

      但目前这家中国最大的团购网站对未来还有担忧:比如地图环节的缺失(或许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以及移动支付带来的交易闭环(这也需要依靠阿里巴巴的支付宝钱包)。

      更要引起关注的是,王兴以及他旗下的美团在未来还需要很多资金投入,要知道美团离上一次融资(5000万美元)已经过去了两年半的时间,弹药库里的弹药还有多少让人怀疑。

     

    虽然目前来说,美团的前景发展很不错,但美团现在应该也会感觉到有一些压力,因为最近腾讯投资了大众点评,这对美团的影响很大,现在美团的业务模式并没有大众点评灵活,尤其是在O2O领域,美团相对是传统的团购业务,而大众点评的业务线比较多,现在又搭上了腾讯的微信。在未来美团可能会依靠一些阿里巴巴的力量,王兴本人是一个连续创业者,自然也希望美团能够独立发展。但团购本身就是烧钱的业务,需要一些大的平台或者资金去进行支撑,阿里巴巴是不错的靠山。王兴的每次创业过程,都可以看成他观照自我和外界希望发生的某种变化:“创业对我来说是改变世界的方式,我希望活在一个更希望生活的世界里,但我等不及让别人去打造这个世界。”这个奇妙的作用力正在发生:美团之所以能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王兴改变了商业,而在于他也被商业所改变。

    第三篇: 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

    聚美创始人陈欧的创业故事

    陈欧的创业故事:我开发了产品,我是GG-Game创始人!
    高中获得全额奖学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攻读计算机学士,大四独立创办为游戏在线平台公司“Garena”,一年内吸引了300万用户;后将股份出售退出,并获得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班录取;曾经的职业电子游戏竞技玩家,参加过WCG等全球游戏竞赛,曾在Google任职实习产品经理。这是2021年陈欧从美国留学归来,创办游戏服务互联网初创公司“Reemake”时,媒体对他的描述。
    时间回到2021年,当时德国著名电竞网站readmore.de对陈欧进行了采访。陈欧被描述为GG-Client的开发者,这是陈欧日后创立公司GG-Game时的主打产品。在当时GG-Gmae网页上对其的描述是一个交互式的在线游戏平台。采访中,陈欧谈到的发展策略与日后其产品发展的路线十分接近,即保持平台对用户的免费。
    这一年,陈欧在国内为其在新加坡的GG-Client寻找投资者,经过兰亭集势创始人郭去疾微博的介绍,陈欧与日后投资他18万美元开启Reemake创业陈欧的第二段创业,在国内徐小平有过一次交集,不过并未有商业的往来。
    在回国创业采访时,谈到新加坡创业的日子,陈欧更多的使用了“Garena”的名字,而非GG-Game。媒体描述时亦称,Garena是陈欧在2021年与大学师弟刘辉现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研发副总裁创办的在线游戏对战平台。对于创办的原因,陈欧说,因为当时盛大浩方想进军东南亚市场,但是产品及本地化做得都很糟糕,“既然市场上的产品并不成熟,不如自己来做”。
    在2021年参加《非你莫属》节目被指伪造创业故事时,陈欧也曾回应称:“现在大家熟知的Garena的前身是GG-Game在线游戏平台。2021年,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书的时候,自己编程研发出GG平台,创业后很快发展起来,2021年Forrest Li加入团队,帮忙做商务管理,后来Forrest Li成了CEO,由于内部的一些不愉快,我在2021年前往斯坦福读书,读书期间,Forrest Li在未通知我的情况下,将GG平台改名为Garena。后来发现自己在公司中的权力被架空后,我于2021年初将股权卖给了Forrest Li,之后退出,开始新的创业。” “在此之后,Forrest Li称其为Garena的创办人,改写GG平台创业的真实故事。斯坦福的圈子很小,都是校友,我没有必要作假。另外,GG平台在中国也有很多受众,很多职业玩家,包括WCG冠军李晓锋,都在微博上帮我正名。这段历史,知道的人很多,网上可查的东西更多,财富可以不要,创业的荣誉不能剥夺。”
    关于退出,陈欧独家回应腾讯科技时表示,当时平台有十几万的同时在线,以70万美元的价格“等于贱卖”。他还反问道,“如果我有选择,我会选择贱卖吗?”对于具体
    细节,陈欧并不愿意多谈,只是说他觉得公司出现了问题,他的股权出现挤压。“早期股权设计跟我想的不一样,所以我才想离开。”
    至于网上称有陈欧主动要求卖掉股权的事情有MSN聊天截图,陈欧笑称,有东西是可以PS的,很多事情是有前因后果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四篇: 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

    ofo创始人兼CEO创业故事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ofo创始人兼CEO创业故事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ofo创始人兼CEO创业故事
    作为一种短途出行工具,自行车在我国曾盛极一时,我国更是因拥有自行车数量最多而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随着科技和工业化的不断进步,汽车作为一种更加先进的出行方式逐步取代了自行车。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自行车保有量下降比例达到约70%,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短途出行开始面临公交堵、地铁挤、打车贵的困难局面。
    基于此,戴威从热爱中长途单车骑行开始转向解决用户的短途出行痛点,并首次提出了无桩共享单车,随时随地有车,解决了用户找车难的痛点,于是ofo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学生和市民的喜欢和使用。所以在谈及什么事情最值得骄傲时,戴威毫不犹豫地表示就是创立了共享单车这个行业。要知道,在两年前人们都还不知道共享单车为何物,如今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了日常出行的必备工具。而在ofo小黄车的商业模式方面,戴威更加自豪的表示,“很多公司,比如Facebook和Uber,都在美国拥有成功的商业战略,并且在海外有众多的`效仿者。但是,ofo的平台却是第一个逆向传播的现象。”
    事实的确如此,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乃至近几十年间,我国企业大多以美国企业更加先进的模式为学习的榜样,而ofo小黄车全球首创的无桩共享单车,却是首先诞生在中国本土,诞生在校园里。ofo小黄车的崛起代表着中国智造从“MadeinChina到CreateinChina”的一次升华,随着ofo的发展壮大,无桩
    1

    共享单车的模式也随之走向全球。如今这一新锐商业模式更是得到了包括美国的Spin、新加坡的Obike等在内的全球众多共享单车企业的模仿和借鉴。我想,这不仅是戴威的骄傲,更是中国企业家乃至中国人民的骄傲。
    时至今日,ofo已经在全球4个国家的81座城市提供了超过8亿次服务,连接超过350万辆共享单车,成为了共享单车行业的领骑者,在市占率、用户规模、连接单车数都占据行业第一。随着ofo在海外市场的不断深化运营和稳健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很快ofo小黄车的身影将出现在更多国家的校园、公园和居民身旁,引领共享单车行业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绿色出行潮流。

    2

    推荐访问:创始人 创业故事 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 大疆创始人汪滔创业故事 大疆创始人汪滔的故事

    • 文秘
    • 范文
    • 文秘知识
    • 书信条据
    • 行政
    • 求职离职
    • 名人名言

    推荐访问